一些人或许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,逐渐丧失了判断的清晰度。比如,曾有人广泛传播过一种谣言,说日本的F35战机成功锁定了中国的歼20战机,而我们的飞行员对此却毫无察觉。为了让这一荒谬的说法看起来更有可信度,言论的背后甚至附上了所谓的“现场照片”,声称是F35所拍摄到的。
然而,经过专家的仔细鉴定,事实真相给了这些散播虚假消息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。事实上,这一事件发生在2022年的环岛军演期间。当时,日本部署了从美国引进的F35战机,旨在监控中国在该海域的军事动向。根据部分自称知情者的说法,那张所谓的照片,是F35战机使用红外探测设备在空中拍摄到中国歼20战机的影像。
从照片的内容来看,拍摄的战机外形与歼20非常相似,而且图片呈现出了多角度的视野,这让一些人误以为这就是歼20。借此,他们不断炒作,试图贬低歼20的隐身能力,称其并没有达到五代机应有的隐身性能,甚至连基本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也大打折扣。言外之意,这些人认为,歼20显然不是一款真正具备现代作战能力的战机,否则不可能在被锁定后毫无反应。
展开剩余70%但从逻辑的角度来看,问题真的如此简单吗?假设中国的歼20真的如某些人所说那样“无用”,那么美国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为何要在他们的宣传资料中,把歼20作为其新研发的氮化镓雷达的假想敌呢?美国作为全球军事技术的领先者,一直以来对自己军事装备的性能非常自信,而且在宣传方面格外谨慎。如果他们选择歼20作为假想敌,显然意味着歼20是一个极具威胁的对手,而非一个轻松应对的目标。
另外,从歼20的设计理念来看,这款战机的“大鸭翼”布局不仅在提升机动性的同时,还优化了飞行的气动特性,减少了飞行阻力,同时帮助战机散射雷达波和红外波,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敌方雷达探测的概率。更为重要的是,中国在雷达技术上也早已走在世界前列。据新华网的报道,中国早在2021年就成功研发出基于氮化镓模块的多波段、全谱系反隐身雷达。这项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国战机的隐身能力,同时也增强了对敌隐身战机的侦测能力。
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支撑,歼20的隐身性能显然不容小觑。而且,中国的反隐身雷达技术也在不断发展,促使中国更加注重战机的隐身设计和性能优化,确保在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不易被敌方锁定。这也从侧面证明了“F35锁定歼20”的说法到底有多么荒唐。即便一些人仍不信,五代机所采用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(EODAS)也给出了解释。该系统虽然能广泛探测战场,但它的主要目标是捕捉全局的战场态势,而非单独针对某一敌机进行精确捕捉。况且,战机的红外辐射通常集中在机尾和机头区域,而照片中歼20的全身红外特征过于明显,显然不符合科学原理。
那么,真相究竟如何呢?其实事情的真相非常简单。那张所谓的“疑似现场图片”根本不是F35拍摄的,而是经过恶意篡改的一张图片。经过专业人士的鉴定,大家才发现,这张图片并非歼20战机的红外影像,而是一个小孩误吞战机模型后的CT扫描图。经过放大和修改,原本只是医疗影像的CT扫描,竟然被人恶搞成了所谓的F35锁定歼20的证据。
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谣言制造者的荒谬,也间接证明了歼20在敌人眼中的威胁程度。那些刻意制造虚假信息,试图抹黑歼20的人,无论是出于偏见,还是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目的,都无法改变歼20所代表的强大技术实力。今天的歼20,已经成为中国空军的一张亮丽名片,展现了中国在航空军事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。未来,歼20无疑将继续为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立下赫赫战功,成为世界上空的强劲力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全国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